决定油价命运的会议即将开幕
从周四开始,市场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在油市,本周最后两天的两场重磅会议可能将改变油价的走势。在真正的好戏开始之前,你是否已经做足了功课?
01事件梳理
全球油市即将进入至关重要的两天,沙特、俄罗斯和其它产油国正在努力争取召开一次旨在遏制油价暴跌的会议。上周末,欧佩克+成员对此进行了商讨,争论谁应该为原油崩盘负责,导致原定于周一举行的欧佩克+紧急会议推迟至周四(4月9日)举行。
本周五举行G20能源部长也将召开紧急会议。周二晚,沙特方面表示,G20能源部长“特别”会议将在4月10日举行,会议将确保能源市场稳定,G20将采取行动缓和病毒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需求如此疲软,价格如此低廉,世界上大部分的生产商将被迫停产。随着需求不断下滑,库存空间即将爆满,不管是沙特、俄罗斯还是美国,除了减产似乎已经别无选择,对于其他产油国而言更是如此。即便如此,周四的这场会议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02精选分析
▶会议前各产油国的产量和表态一览
在会议召开前,全球主要产油国基本上都已经表过态,金十将各产油国最近的表态都梳理了一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如何看待减产问题的:
沙特1200万桶/日(4月发布)
沙特已明确表示,这次不会承担大部分削减份额。
俄罗斯1129万桶/日(3月发布)
据匿名知情人士透露,俄罗斯不会同意承担超过十分之一的全球减产份额。
美国1300万桶/日(3月底发布)
一直以来,美国对减产的态度不明确。此前特朗普指出“市场力量”将驱动减产,暗示美国油企在低油价的环境下自行减产。
巴西306万桶/日(2月发布)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上个月发表声明称将减产100万桶/日,并闲置在售中浅水区的高成本平台,但不少大型油企都避免关闭油田。
挪威207万桶/日(2月发布)
作为西欧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挪威表示,如果能达成一项广泛参与的减产协议,它也将考虑减产。
加拿大578万桶/日(2月发布)
阿伯塔省省长杰森·肯尼近日表示,对该省参与减产持“开放态度”。
伊拉克462万桶/日(3月发布)
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对4月9日举行的欧佩克+紧急会议能达成新的产油协议感到乐观。
阿联酋300万桶/日(3月发布)
作为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阿联酋此前也提高了产量。阿联酋酋长上周日表示,为确保石油市场稳定,欧佩克+有必要召开紧急会议。
科威特267万桶/日(3月发布)
科威特石油公司副总裁哈希姆·哈希姆表示,4月份的石油产量为315万桶/日,与油田计划的产量保持一致。周四科威特油长表示,在与将参加欧佩克+会议的国家对话之后,目标是向着达成1000-1500万桶/日减产协议而努力。
尼日利亚193万桶/日(3月发布)
作为非洲最大产油国,尼日利亚石油资源部部长蒂米普·西尔瓦(Timipre Sylva)周一表示,尼日利亚准备好与其它产油国一起做出必要牺牲,以稳定原油市场,并防止原油价格暴跌导致全球经济大崩溃。
总体来看,包括俄罗斯在内,多数主要产油国都表示有必要为了稳定油价进行减产,并且愿意参与其中,但并没有把话说得非常肯定,这意味着存在变数。
拓展阅读:隔夜狂泻8%后美油早盘涨6% 紧急会议前各方态度到底是怎样的?
美国的表态至关重要
这次美国的态度可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沙特和俄罗斯都要求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加入减产计划,这也是欧佩克+计划邀请德克萨斯州和加拿大的石油生产商参加紧急会议的原因。
一方面,俄罗斯和沙特都曾表过态,称美国应当一起减产。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周五就表示,已经准备好与美国在油市上采取行动,所有主要产油国都应该参与减产,包括美国、沙特和俄罗斯。沙特也表示,如果有欧佩克+以外的国家加入减产,沙特也会准备减产。
欧佩克消息人士表示,周四欧佩克+的减产规模将取决于美国、加拿大以及巴西等产油国的提议。伊朗油长表示,石油产量削减规模和持续时间,美国和加拿大的减产,减产的基线水平和分配应当在欧佩克+会议前解决。
而另一方面,美国加大了对沙特减产的施压,对自己是否减产却态度模糊。
周四据外媒报道,美国48名众议员联合致信沙特王储,通篇都在要求减产。信中称美国担忧沙特的原油增产行为在全球卫生危机中人为地扭曲了油市。如不能成功扭转石油危机,众议院将鼓励美国政府采取任何应对措施。
在周四早间的最新发言中,特朗普也表示,预计俄罗斯和沙特将会解决石油争端。如果俄罗斯和沙特的争端持续,还有“非常多好的选项”来缓解冲突。而当被问及原油供应问题时,特朗普表示,美国以市场为导向,已经减产了。
拓展阅读:油市的未来都押在特朗普身上了!
▶周四的欧佩克+会议有哪些看点?
目前为止,市场对此次达成减产协议的呼声较大。从各大产油国的表态中也可看出,大部分产油国多少都表现出达成减产协议的意愿。而且据俄新社报道,欧佩克+监管委员会已经准备了减产草案。下面我们来看看此次会议人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周四的会议可能出现哪些情景?
尽管市场对减产的呼声很高,但是在最终达成协议之前,一切仍充满不确定性。以下是周四的会议可能出现的几种情景。
最好的情景无疑就是全球主要产油国同意一起减产。沙特和俄罗斯再次携手,美国、巴西、加拿大和挪威等国家也一同加入减产协议。
最糟糕的情景或与3月份的大会非常相似,减产协议破裂,这种情形下油价可能会重返20美元/桶附近的低位,尤其是在沙特可能通过调整5月官方售价(OSP)展开报复的背景之下。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欧佩克+会议,沙特推迟公布5月原油的官方售价。
当然,出来最好和最坏的情景外,也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各产油国互不相让,保持当前的僵局,这也会市场预期落空,油价可能会再次下跌。
拓展阅读:欧佩克+会议万众瞩目,减产命系油价涨跌前景
减产规模可能是多少?
虽然是否减产都尚未有个定论,但目前各方普遍预期减产规模将达到1000万桶/日。周二欧佩克代表称,欧佩克分析显示考虑减产1000万桶/日至年底,但不减产也被纳入考虑范围内。
此外,也有部分投行作出了较为保守的估计。摩根大通预计,由沙特和俄罗斯领导的欧佩克+可能在周四的会议上同意减产430万桶/日;高盛预计欧佩克核心成员国可能在今年一季度的生产水平上减产500万桶/日,美国等48个产油地区最终削减200万桶/日。
拓展阅读:特朗普可能不靠谱,但欧佩克+会议基本确定
减产难以彻底解决供应过剩问题
鉴于全球原油需求受损严重,减产1000万桶/日并不能彻底解决供应过剩问题。因为这还远远赶不上需求下降的规模和速度。
就仅仅以印度为例,据印度炼油企业的官员称,由于印度当前处于一级封锁状态中,印度的石油需求已暴跌了70%。若印度按计划于4月15日结束封锁期,4月原油需求量可能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50%左右。这相当于印度4月石油需求每天减少310万桶/日。从长远来看,仅印度一国的石油需求量下降,就会抵消欧佩克+拟每日减产的1000万桶原油中的三分之一。
Rystad Energy的Bjornar Tonhaugen表示,4月和5月油市的供应过剩可能达到2800万桶/日和2100万桶/日,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减产,也许是目前拟议减产规模的两倍,而这对于产油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一个减产幅度。
虽然预期的减产规模明显不足以抵消需求下降的幅度,但若最后达成减产协议,却可以从实质上降低原油库存饱和的风险,并为解决库存问题提供了更顺畅的途径。对于油价来说,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油价面临怎样的命运?
前面已经提到,就算各产油国达成减产100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已久难以扭转供应过剩的局面。油市的低迷,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疫情导致的需求崩溃。因此,在海外疫情出现拐点,经济和原油需求开始复苏之前,减产的有效性值得怀疑,除非减产规模能够完全覆盖过剩的供应量,但这显然不太可能。
这也意味着就算达成减产协议,也难以彻底拯救油价。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油价可能
Oilprice分析师Arthur Berman认为油价可能先涨后跌
如果欧佩克+达成减产协议,将导致油价上涨,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如此。问题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供应下降的速度不可能和需求下降的速度一样快。一旦市场意识到这一问题,价格可能会继续大跌,甚至跌至比3月份更低的水平。
高盛认为,从减产协议达成到实际产生影响,存在一定时间的延迟,该投行预计未来数周内都不会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分析师普遍认为,除非各产油国能很快达成新的减产协议,否则油价将再度大幅下跌。不过,全球石油市场可能会在第二季度跌至谷底,如果全球经济在第三季度开始复苏,将原油需求的复苏打开大门。